当前位置:首页  科学研究  发表论文  2024年论文

2024年8月7日汪方炜实验室在PNAS发文揭示黏连蛋白功能的重要调控机制

时间:2024年08月09日 华体会网址网页版,登录入口:158


  202487日,我院汪方炜实验室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mechanism and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of Wapl interaction with the Cohesin complex的研究论文,揭示了黏连蛋白功能的重要调控机制。

  黏连蛋白(Cohesin)是一个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环状结构复合体,参与调控一系列基于DNA和染色质的重要生物学过程(图1)。黏连蛋白可以拓扑联结两个DNA分子,通过介导姐妹染色单体粘连(sister chromatid cohesion)调控染色体分离、DNA复制和同源重组DNA修复,进而维护基因组的稳定性。黏连蛋白还可以拓扑结合单个DNA分子,通过形成染色质环(chromatin loop)调控基因组三维构象和基因转录。黏连蛋白的突变常见于癌细胞中,与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1黏连蛋白参与调控的重要生物学过程。

  黏连蛋白复合体由Smc1Smc3Scc1SA2(或旁系同源蛋白SA1)四个核心亚基组成,其中Smc1Smc3Scc1三者首尾相连形成环状结构,而SA2则结合在Scc1的中间区域(图2)。DNA进出黏连蛋白环的通道分别位于Smc3Smc1的铰链区(Hinge)互作界面和Smc3头部结构域(Head)与Scc1氨基端的互作界面。黏连蛋白环DNA出口(即Smc3-Scc1互作界面)的开放依赖于黏连蛋白释放因子Wapl。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是,Wapl如何打开黏连蛋白环的DNA出口进而调控黏连蛋白的功能,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探明Wapl如何结合黏连蛋白复合体的核心亚基。

 

图2介导姐妹染色单体粘连的黏连蛋白复合体及部分调节因子。Wapl可与SororinHaspin

竞争性结合黏连蛋白的调节亚基Pds5,进而影响黏连蛋白与DNA的结合状态。Wapl结合黏连蛋白核心亚基的机制不明。

  本项研究利用一系列体内外蛋白互作实验,以及基于AlphaFold2的人工智能蛋白质结构分析,发现Wapl分别通过FGF基序和YNARHWN基序结合黏连蛋白核心亚基Scc1SA2互作界面的不同区域(图3)。破坏FGF基序或YNARHWN基序与Scc1-SA2界面的结合,仅部分减弱WaplScc1-SA2界面的结合,并部分削弱Wapl从染色体上移除黏连蛋白的能力。当FGF基序和YNARHWN基序被同时突变后,Wapl几乎不能结合黏连蛋白核心亚基,导致黏连蛋白异常紧密地结合DNA,进而阻碍有丝分裂期姐妹染色单体粘连的及时解除,造成染色体分离错误。此外,FGF基序和YNARHWN基序的叠加突变还会导致细胞分裂间期染色质异常凝缩,提示了基因组三维构象的改变。以上结果说明,Wapl通过两个独立的结构模块同时结合黏连蛋白核心亚基Scc1SA2的互作界面,赋予Wapl从染色质上移除黏连蛋白的最大活性,从而确保了有丝分裂期染色体精确分离,以及分裂间期细胞中基因组的正常三维结构。


 

图3:Wapl通过FGF基序和YNARHWN基序结合黏连蛋白核心亚基Scc1-SA2的互作界面,

促进黏连蛋白环DNA出口的打开,进而从染色体臂部移除黏连蛋白。

  有丝分裂期染色体着丝粒区的黏连蛋白不能被Wapl移除。那么,Wapl的活性在着丝粒区又是如何被拮抗的呢?先前的研究表明,Sgo1在保护着丝粒区黏连蛋白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发现,类似于WaplFGF基序与Scc1-SA2的相互作用,Sgo1利用其YNF基序结合Scc1-SA2界面。当YNF基序被突变为不能结合Scc1-SA2界面的ANA后,Sgo1保护黏连蛋白的活性大幅下降。有意思的是,Sgo1YNF基序只能与WaplFGF基序竞争结合Scc1-SA2界面,而不能与WaplYNARHWN基序竞争。以上结果提示,着丝粒区可能存在一个含有YNARHWN基序的蛋白,该蛋白与Sgo1以及内层动粒蛋白CENP-U(包含一个可以结合Scc1-SA2界面的FDF基序)协同作用,充分抑制了Wapl与着丝粒区黏连蛋白核心亚基的结合。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揭示了Wapl结合黏连蛋白复合体核心亚基的分子基础和功能,为受黏连蛋白调控的染色体行为和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黏连蛋白突变促进癌变的转化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袁雪颖博士、颜璐(2020级直博生)、陈亲富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汪方炜教授、颜海燕副教授和张龙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朱叔楷(2023级直博生)、周欣雨、曾玲晖教授、刘明洁博士、贺晓静教授、黄俊教授和吕卫国教授也有重要贡献。研究课题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资助。

  汪方炜实验室长期致力于染色体稳定性调控机制的研究,重点关注癌细胞染色体不稳定性的原因及其促进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探索靶向抑制癌细胞增殖和分裂的新策略。代表性研究论文以通讯作者发表于PNAS2024)、EMBO Journal20242020)、Cell Reports20212018)、Journal of Cell Biology2020)、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192019)、EMBO Reports201820172014)、Current Biology2017)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并获得2022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汪方炜实验室长期招聘优秀博士后,有意者请将简历投递至fwwang@zju.edu.cn

  原文链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40517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