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24 李劲松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学术报告

时间:2022年02月16日 华体会网址网页版,登录入口:1596

报告题目:类精子干细胞介导的遗传改造
报告人:李劲松  院士 
主持人:冯新华  教授

时   间:2022224日(周四)下午4点
地   点:校友楼紫金港厅
报告人简介:

       李劲松院士于1993江西农业大学学士学位,1996扬州大学硕士学位,2002动物研究所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7年在洛克菲勒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8月起任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院士从事干细胞与胚胎发育相关研究,率领团队建立了小鼠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即“类精子干细胞”),证明其能代替精子使卵子受精产生健康小鼠(即“半克隆技术”),并利用类精子干细胞携带CRIPSR-Cas9文库实现了小鼠个体水平的遗传筛选;提出并推动基于类精子干细胞技术的基因组标签计划。研究成果2011年和2012年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Cell、Nature、Cell Stem Cell、 Nature Cell Biology等杂志发表60余篇研究论文

讲座摘要:

       哺乳动物单倍体胚胎干细胞是从单倍体囊胚中建立的细胞系,因为只含有一套遗传物质,为在细胞中开展高通量正反向遗传筛选提供了新的工具。另外,携带精子遗传物质的孤雄单倍体该细胞可以替代精子通过卵子注射高效产生半克隆小鼠(因此又称为类精子干细胞),可作为载体将基因编辑器通过“受精”带到胚胎中,为研究胚胎发育和细胞命运决定提供新的遗传学工具。与CRISPR-Cas9技术结合,类精子干细胞介导的半克隆技术可以实现:(1)一步获得携带多基因突变的杂合小鼠模型,用于模拟人类多基因介导的复杂疾病;(2)快速获得携带人类疾病相关点突变小鼠用于研究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3)一步获得针对不同基因的突变小鼠,实现小鼠个体水平的遗传筛选;(4)一步获得针对特定蛋白质不同碱基突变的小鼠,实现蛋白质关键氨基酸的在体遗传筛选;(5)建立携带蛋白质标签敲入的类精子干细胞库,进而获得携带蛋白质标签的小鼠库,为实现全基因组蛋白质标签计划(genome tagging project,   GTP)提供技术保障;GTP将为开展蛋白质功能的在体、实时、动态、网络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除了基因层面的改造以为,单倍体干细胞还可以用于染色体层面的改造,为研究染色体结构功能的关系以及染色体进化提供了新的平台。